紡織行業的廢氣怎么處理?VOCs是空氣中普遍存在且組成復雜的一類有機污染物的統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和芳香烴等物質,通常情況下這些揮發性氣體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后會直接形成大氣污染源。此外,VOCs還可以經過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顆粒物二次有機氣溶膠,成為PM2.5的重要來源之一。
“8.8%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倘若能在污染的源頭采取一些相關措施,控制紡織印染工業的廢氣排放,無疑會對環境空氣質量帶來有效改善。”指出。
長期以來,紡織印染工業排放的廢氣來自于哪些具體的生產工藝或環節是個難以厘清的問題。帶領的科研團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溯源,認為紡織印染工業廢氣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化纖的紡絲工藝,二是紡織品前處理以及功能性后整理工序。
以黏膠纖維化纖的紡絲工藝為例,需要先將原材料制成紡絲液,而在制造紡絲液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二硫化碳,所以紡絲加工過程會釋放出以硫化氫、二硫化碳、二氧化硫為主的有害氣體物質。
熱定型機處理是紡織品前處理工藝的重要一環。熱定型時,紡織品上的各種染料助劑、涂層助劑都會釋放出來,所以排氣管道口會有大量VOCs(有機揮發物)釋放。這些有機氣體主要是一些甲醛、多苯類、芳香烴類等有機氣體。
紡織品功能性后整理過程中,廢氣主要來自兩個環節。滌綸分散染料的熱熔染色工藝中,高溫導致一些小分子的染料升華為廢氣排放出來。棉織物的免燙、阻燃整理都要經過烘焙環節,由于添加了一些化學助劑,烘焙時會出現甲醛等醛類氣體和氨氣釋放的現象。
紡織廢氣比廢水更難監管亟須專門標準
紡織印染工業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污染大戶,每年產生大量廢水、廢氣。“每生產一公斤衣服,需要用掉七八公斤化學助劑,由此帶來的污染之大可想而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早在1992年,我國就發布并實行《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控制紡織印染工業廢水的排放。2012年,國家環保部完成了對該標準的修訂,修訂后的標準比之前更為嚴格,同時新增了一些污染物排放限值。
與日趨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形成對比的是,紡織印染廢氣至今沒有專門的排放標準。介紹,相對于紡織印染行業的特殊性而言,現有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所設定的指標有限,不能*涵蓋紡織廢氣污染物種類。
“事實上,紡織廢氣排放比廢水更為隱蔽,也更難監管,由于缺乏專門的、針對性的標準,大量紡織廢氣基本直接經由排氣筒或者以無組織形式逸散至大氣中。”坦言。
在業內專家的呼吁下,經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技術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申請,《紡織印染業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被納入到2013年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項目中。是該標準項目組負責人。
除臭設備認為,出臺紡織印染工業廢氣排放標準,促使紡織企業進行廢氣污染治理,引導企業進行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進,能有效地控制該行業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改善局部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
加快紡織廢氣監測、處理技術研發
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出臺后,如何從技術層面來保障標準落到實處,是除臭設備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目前針對紡織企業的廢氣監測主要采用現場采樣袋收集,帶回實驗室測試分析。在除臭設備看來,這種空氣采集模式不能全面真實反映企業廢氣排放狀況,“需要研發在線的廢氣監測系統,實時反映紡織企業廢氣排放情況”。
鎮江紡織廢氣處理設備生產廠家
廢氣排放標準出臺后,在標準強有力的約束下,紡織企業勢必要加大廢氣治理技術研發,改進相關生產裝備和工藝,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除臭設備指出:“目前國內紡織廢氣處理技術基本處于空白狀態,要在考慮紡織企業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加快研發出經濟適用性好的廢氣治理技術。”
鎮江紡織廢氣處理設備生產廠家
傳統的工業廢氣治理技術,大多采用活性炭吸附空氣中的有毒污染物,但污染物本身的處理仍然是一個問題。而采用以銳鈦礦型納米TiO2催化劑為 代表的光催化空氣凈化技術,具有室溫深度氧化、二次污染小、運行成本低和可望利用太陽光為反應光源等優點,再加上納米TiO2制備成本低、化學穩定性和抗 磨損性能良好等優點,在工業廢氣光催化氧化深度凈化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